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对2017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部署,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,为下一步正风反腐指明了方向。为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贯彻落实七次全会精神,人民日报对新的一年正风反腐工作需要发力的方向展开分析,并邀请专家作评点。
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为换届提供坚强保障
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
高波:
经过这几年持续用力,党内政治生活气象一新。但从巡视发现的问题和辽宁贿选案等情况看,写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大文章绝非朝夕之功,要下大力气集中解决好突出问题。
新的一年,要扭紧贯彻六中全会精神,抓住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,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,突出换届纪律这个重点,着力解决选人用人上任人唯亲、任人唯利和跑官要官、买官卖官、拉帮结派等问题,以换届工作和十九大代表选举的清风正气为政治新生态“打样”,以党内监督净化政治生态的新成效取信于民、立信于党。
持续不断出“新招” 驰而不息反“四风”
中央党校教授
辛鸣:
在坚持反“四风”已有成功经验的大好形势下,应注重解决新情况新问题。在最近中央巡视“回头看”中,一些省份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出现了“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”等新问题,因此,在围绕“贯彻中央决策部署”方面应加强执纪监督。好作风的涵养,需注重政治文化及优秀价值观的培育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比如可将廉政教育从机关拓展到家庭,通过良好家风常态化建设,让广大领导干部养成克勤持俭的作风。相信良好的家风定能推动党风政风好转,良好的党风政风也必能带动社会风气的全面向上。
用好问责利器督促责任担当
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
庄德水:
2017年强化问责,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,建立责任传导机制,形成责任倒逼态势,坚决克服“上面九级风浪,下面纹丝不动”的现象,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强化责任担当,敢管敢碰,形成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的局面;另一方面要完善问责配套制度,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,围绕问责启动、决定执行、检查考核和通报曝光等重点环节构建起运行有效的责任体系,推进问责工作的制度化、规范化。
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
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
高波:
监察委员会实质上是反腐败机构,其体制是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、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,其路径是整合行政监察、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、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,其目标是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。2017年,北京、山西、浙江等先行先试地区要把握好动态平衡,为改革全面铺开和制定国家监察法提供“可复制”的实践基础。检察机关反贪等部门的转隶要确保思想不乱、工作不断、队伍不散,推动人员融合和工作流程磨合。监察委员会履行职责要与执法、司法机关有机衔接、相互制衡,加快构建起“纪律管全党”和“法律管全体”相结合的治理腐败高效运行体系。
有效运用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
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
清华大学教授
程文浩:
当前,反腐败工作除了应继续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减少腐败存量外,还应防止“摁倒葫芦起了瓢”,遏制腐败增量。应建立完善公权力行使规则,规范权力运行,全面压缩领导干部自由裁量权,防止以权谋私;同时,针对党内不断出台的各项制度,如问责条例、党内监督条例、防止干部“带病提拔”的意见等,应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,让其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自觉将党内各项法规作为自身行为的标尺。
推进纪检体制改革持续不断深化“三转”
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
高波:
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,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。2017年是本届任期和改革任务“收官年”,要确保“三转”落地生根,兑现巡视全覆盖的承诺,让派驻机构的监督“探头”更加灵敏有效。特别是要按照新颁布的《监督执纪工作规则(试行)》的制度规范“对标、对表”,健全完善监督执纪流程和风险内控机制,真正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任。
打铁还需自身硬“刀刃向内”割毒瘤
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
庄德水:
建设一支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,首先要完善监督执纪问责的程序性规范,建立健全日常工作制度体系,强化过程控制和流程管理,避免执纪权和监察权的滥用。其次,要探索对监督者的监督机制,完善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权力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。最后,要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担当,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,明确其责任内容,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激发其工作积极性。
版权所有 中共鄂州市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 鄂州新闻网
地址:湖北省鄂州市滨湖北路滨湖大厦 邮编:436099
邮箱:eztzb3830482@sina.com 电话:0711-3830482
鄂ICP备1501576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