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统战故事 > 正文
兄弟(下·殊途同归)
时间:2016-01-06   来源:统战新语


朱德与唐淮源

QQ图片20160106104524.png  1909年,朱德与唐淮源同时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。学习期间,两人相交甚厚,结为兄弟。辛亥革命时期,两人共同追随蔡锷,组织发动云南起义,后出兵讨伐袁世凯,成长为赫赫有名的滇军将领。

  1922年滇军发生内讧。朱德与唐淮源被迫离开云南。朱德赴欧留学,在德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唐淮源则留在国内,先后追随孙中山和蒋介石参与北伐革命,为国民党屡立战功。

  1927年,朱德到江西组织南昌起义。唐淮源正在国民党陆军学校南昌分校任职,两人再度相遇。当时朱德急需在南昌驻军中有一个身份,以便策动起义。在唐淮源的帮助下,朱德到第三军担任了军官教导团团长,后来又担任了南昌市的公安局长。南昌起义爆发的当晚,朱德曾设下酒席,宴请驻守南昌的滇军将领。朱德此举,意在防止南昌驻军阻挠起义。唐淮源在这些将领中颇有声望,关键时刻再次出手相助。

  对于朱德与唐淮源的关系,蒋介石时有耳闻。在抗日战争前,蒋介石始终压制唐淮源,只让他在军中担任副职,并一再降职。当时唐淮源军阶为少将,却被从副师长降到副旅长。但唐淮源并没有因此而背叛与朱德的友情。

  1937年抗战爆发,唐淮源临危受命,出任以滇军为基干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。1938年,唐淮源奉命率第三军进入山西,在阳泉火车站与朱德不期而遇,朱德此时已是八路军总司令。这次会面后,朱德领导的八路军与唐淮源指挥的第三军开始互通敌情,相互照应,多次联合作战,挫败日军前后十三次大规模攻击。1941年,日军调集大量精锐兵力进攻第三军驻守的中条山,唐淮源在接到撤退命令的情况下,仍坚持战斗。他对手下3位师长说:“中国军队只有阵亡的军师长,没有被俘的军师长,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。”最终,唐淮源四面受敌,粮尽援绝后为国牺牲。

  唐淮源(1886—1941),云南江川人。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,年轻时参加过云南重九起义、辛亥革命、护国讨袁。后加入国民党,曾任国民党陆军学校南昌分校教育长、第三军军长等职。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对日作战,转战燕赵,挥师冀晋,参与冀西、晋东、晋南诸役,是抗日战争中牺牲于战场上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一。

陈赓与李默庵

QQ图片20160106104517.png

  1923年12月,陈赓准备带领一批湖南青年到广州参加黄埔军校的复试。火车即将开动之时,李默庵才气喘吁吁地跑来。陈赓看到后立即向车门口挤去,此时汽笛长鸣,车轮缓缓滚动。陈赓一边抓住门把手,一边探出身去,一把将李默庵拉上车来。李默庵得以顺利到达广州,与陈赓一起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。

  进入黄埔后,李默庵军事训练成绩突出,政治表现积极,引起了周恩来的注意。由于陈赓在入校前已经加入共产党,与李默庵又是同乡同窗同行,关系情同手足。周恩来就对陈赓说:“你那个小老乡李默庵很有干劲,军事很突出。要注意李默庵这样优秀学生的动向,发展他们加入共产党。”1925年,在陈赓的介绍下,李默庵正式加入共产党,成为黄埔学生中新发展的第一个党员。

  1926年,中山舰事件爆发。蒋介石要求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要么退出国民党和第一军,要么退出共产党。陈赓虽在东征时救过蒋介石一命,但还是拒绝蒋的拉拢,公开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;而李默庵却选择退出了共产党。从此,陈赓与李默庵分道扬镳。

  1932年,李默庵率军“围剿”鄂豫皖苏区,与陈赓的部队遭遇,两位昔日的好友进行了一场惨烈的较量。1934年,李默庵占领中央苏区首府瑞金。

  抗日战争爆发后,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。陈赓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旅长和太岳军区司令员,在冀南抗日根据地领导对日作战。李默庵担任国民党第14军军长,参与指挥忻口会战,后调任第32集团军总司令,在浙江开展抗日游击斗争。

  1949年前后,李默庵协助程潜在湖南组织、策划了和平起义活动,后因故出走香港。在香港他与黄绍竑等44名原国民党高级军政官员发表了《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和主张》,表示要“遵照中山先生的遗教,与中国共产党彻底合作,为革命的三民主义而继续奋斗,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共同努力。”这个通电使国民党极为震动,马上下令开除了李默庵等44人的党籍,并发布通缉令。

  1950年,李默庵举家移居阿根廷。1964年,移居美国。1984年,李默庵与侯镜如、宋希濂等发起成立“旅美黄埔军校同学及其亲属促进中国统一筹备委员会”。同年6月为参加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大会,李默庵回到了离别几十年的祖国。此时,陈赓离世已经20多年,两位故友没能再次相见。但李默庵回国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,为祖国完全统一尽心尽力,实现了与陈赓殊途同归。

  李默庵(1904—2001),湖南长沙人。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,参加了东征、北伐。1935年4月被授予国民党中将军衔。1946年后,任国民党第三方面军总司令等职。1949年参与酝酿湖南和平起义,后长期居住于阿根廷和美国。1991年初回国定居。1995年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。2001年在北京去世。


Copyright © 2015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 鄂州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