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统战故事 > 正文
兄弟(上·分道扬镳)
时间:2016-01-06   来源:统战新语


【周恩来与吴国桢】

QQ图片20160106104533.png

  1914年,11岁的吴国桢考入天津南开中学,在那里认识了比他高一级的周恩来。由于性情相投,且都爱好话剧,周恩来与吴国桢的关系日益紧密。后来两人义结金兰,还专门到照相馆合影留念。

  照相后不久,两人都离开了南开。周恩来赴日本留学,吴国桢考入清华大学。在清华时,吴国桢曾收到来信,周恩来说打算去法国学习。临行前,周恩来还专门到清华与吴国桢及南开校友告别。令吴国桢佩服的是,尽管清华园中从南开来的学生特别多,但周恩来几乎同每个人都很熟。临别时刻大家对周恩来依依不舍的情景,吴国桢终生难忘。

  1921年吴国桢也出国留学。1926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哲学博士后,归国投身政治,加入国民党。

  1938年,吴国桢已任国民党汉口市长,周恩来也因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国民政府中任职。18年没有见面,两人在武汉得以再次相聚。汉口失守前的半个月,周恩来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吴国桢家里吃饭,两人经常聊到深夜。在国民党内,吴国桢是个具有理性和良知的人,被人誉为君子。正是这些优点,使周恩来一直视他为知己。

  在国民党撤出汉口的前一天晚上,周恩来到了吴国桢家里,表达了希望吴国桢跟共产党走的意愿。吴国桢此时的政途正青云直上,才能也逐渐被认可,特别是得到了宋美龄的赏识。在政治信仰上,吴国桢也追求的是资本主义民主自由。经过考虑,吴国桢决定继续留在国民党。汉口沦陷之际,两兄弟再次分道扬镳。

  1945年抗战胜利后,吴国桢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。后来,周恩来在南京再次见到吴国桢。会见中,周恩来就国民党军队武力占领长春、抢占胜利果实的行为表达不满;吴国桢则站在国民党立场上进行反驳。两人最终不欢而散。

  1946年,吴国桢改任上海市长。在上海,周恩来与吴国桢因为公事见过几面,但可谈的已不多。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,吴国桢随蒋介石前往台湾。从此周恩来与吴国桢天各一方,再没相见。


  吴国桢(1903—1984),湖北建始人。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、北京清华大学、美国格林内尔学院、普林斯顿大学学习。1926年回国,曾任国民政府汉口市长、重庆市长、上海市长、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。1949年12月,担任“台湾省主席”兼“保安司令”,1953年与妻子迁居美国。


【屈武与蒋经国】

QQ图片20160106104541.png

  1925年6月,屈武与蒋经国结拜为兄弟,两人在留苏期间结下深厚情谊。1938年,屈武结束在苏联长达数年的流放劳改,返回中国,不久就收到蒋经国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件,信中说“不久之日,即可握手言欢”。1939年3月,国民党在重庆设中央训练团,轮训高级干部,屈武第一批受训,结业后留在团部任训育干事。恰逢时任赣南行署专员的蒋经国作为第三期学员来重庆受训,这是两人自苏联分别9年后的第一次相逢。这年夏天,屈武还应蒋经国之邀,前往赣南考察,在赣州郊游时,两人曾以“建千秋功业,为青史留名”相期。1941年,蒋经国调回重庆,两人时常聚会,交谈甚为投机。

  皖南事变后,为有效团结国民党内坚持国共合作、拥护抗日的力量,根据周恩来指示,屈武与王昆仑、许宝驹、王炳南等于1941年夏发起成立“中国民主革命同盟”(即“小民革”)。这是一个由中共南方局直接领导的外围革命组织,屈武是重要发起者和领导成员之一。

  1944年3月的一天,蒋介石突然召见屈武,命他到陕西担任建设厅长。屈武不甘心离开重庆,便去找蒋经国,请他设法让蒋介石收回成命。蒋经国劝他还是暂时去西安为好,说有人告发他勾结共产党,与苏联武官非法联系,且参加秘密组织(即“小民革”),如果抗命,后果不堪设想。屈武只得离开重庆,到西安就职。

  1944年9月,新疆北部爆发民族起义,蒋介石希望和平解决新疆问题。经张治中推荐,屈武作为“和谈代表团”成员参与谈判,并在随后成立的新疆省联合政府中担任委员兼迪化(今乌鲁木齐)市长。1949年5月,屈武开始筹划新疆和平起义。9月中旬,蒋经国给屈武发来急电:据云,迪化正进行局部和平运动。遥望西北,唯有痛哭而已!蒋经国要屈武“以党国事业为重,盼大力挽回变乱之局,设法保存新疆”。屈武不为所动,回电表示:中山先生尝言,顺乎世界之潮流,适乎人群之需要。今新疆和平解放乃大势所趋,人心所向,焉能阻挡。人各有志,恕难从命。

  1949年9月25日、26日,新疆驻军和新疆省政府先后发出通电,宣布和平起义,新疆全境解放,屈武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。而蒋经国则跟随蒋介石前往台湾,并在蒋介石去世后执掌台湾当局政权。到了80年代,屈武曾多次致信蒋经国,希望他果断决策,为两岸和平统一做出贡献,但蒋经国一直没有回音。


  屈武(1898—1992),陕西渭南人。五四运动中,担任陕西省学生联合会会长。1922年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长女于芝秀结婚。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6年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。同年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。1930年在苏联“大清洗”中被流放劳改。1938年回到重庆,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顾问处处长、少将参议等职。1949年担任国民党代表团顾问,赴北平进行和平谈判。新中国成立后,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,民革中央主席、名誉主席等。


Copyright © 2015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 鄂州新闻网